不得不讲的高考信息安全 不可或缺的HTTPS

文章正文
发布时间:2024-07-22 17:36

随着高考的来临,考生个人信息的安全问题再次引发各界关注。2016年的“徐玉玉案”及一系列因考生信息泄露导致的钱款欺诈、志愿篡改案件仍让人记忆犹新,各地也在今年加大了高考信息保护力度。例如山东省今年首次使用手机短信验证密码技术,考生在登陆招生考试信息平台时,除输入个人设定密码外,还需使用手机短信验证密码进行验证,防止考生账号泄露、篡改志愿等行为。

而在教育部下发的《关于做好2017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》中,也增加了“切实保障高校考试招生信息安全”这一条款,要求各地必须高度重视高考信息安全工作,高考和招生录取期间,要实行24小时值班制,加强对重要设备、信息系统和网站的运行监控和安全监测,进一步完善防病毒、防攻击、防篡改、防瘫痪、防窃密的技术措施,防止考生志愿填报账号被他人盗用或非法操控,严防信息数据泄露。

相信在各方努力下,2017年高考考生信息将得到更好的保护。但需要看到的是,在应对高考信息这样的天量数据时,我国教育系统信息安全整体防控能力仍显薄弱。例如目前部分教育类网站的安全观念还停留在十年前,连最基本的HTTPS加密链接都没有使用。建议教育网站,特别是与高考相关的招生考试类网站建立起以HTTPS为基础的整体信息安全防控体系,这一体系主要由以下几方面构成:

1. 网站通信的加密

在传统http通信协议中,用户和网站间的数据交互完全处于不设防状态。安全的通信加密保护需要使用SSL证书建立https安全连接进行加密传输,避免如考生账户密码等信息在传输过程中被泄露或篡改。

2. 网站实名认证

网站需要使用可靠、可信的安全身份认证对抗“钓鱼”欺诈网站,而SSL证书由于在申请时会由第三方CA机构对证书申请者的身份进行严格审核,所以可证明网站的真实身份,避免伪造的“钓鱼”网站给用户带来损失。

3. 用户信息安全

需要在网络架构上架设安全防护网关以及严格的访问控制机制,防止不法分子攻入数据库,导致数据被远程获取甚至发生“拖库”。

4. 网站安全评估

随时、及时关注最新漏洞,对现存网站进行日常安全监测和漏洞扫描,避免网站仍在使用存在漏洞的安全措施。

当然,这一防控体系的建立不可能一蹴而就,需要循序渐进的推进。但其中的HTTPS通信加密和网站实名认证实现起来并不困难,只需为网站部署有效的SSL证书即可。但部分网站虽然已部署SSL证书,却存在很大问题,以下图某教育网站为例:

该网站的SSL证书仍使用md5哈希算法(已于11年前被淘汰)、RSA1024位密钥(已于7年前被淘汰)、证书有效期到2014年3月(现在已是2017年6月)。建议选用合法合规(OV或EV级)、使用主流算法(RSA2048位及SHA256算法),自主可控的SSL证书,同时满足用户通过各种主流操作系统与浏览器访问的需求。例如河南省普通高校招生考生服务平台安装的由中国金融认证中心(CFCA)签发的OV级国产SSL证书,该证书在加密算法、浏览器系统支持度等方面均处在国内领先水平。

考生在服务平台进行注册登录、报考查询等操作时,需要把考生号、登录密码等数据提交给服务器验证。在此过程中,考生客户端与网站服务器端建立的连接得到CFCA SSL证书保护,实现HTTPS加密通信,起到了信息传输防泄漏、防篡改的作用。而SSL证书的身份标识可确保网站真实性,预防学生误入仿冒招生服务平台,避免个人信息被骗走。

除部署SSL证书外,招生考试类网站及信息系统还应考虑开展等级保护测评、渗透测试、网站风险评估等工作,逐步增强整体信息安全防控能力,健全、完善网络和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标准规范,堵塞安全漏洞,切实确保考生的信息安全。